每次说到血糖炒股配资平台选,很多人脑子里就蹦出三个字:胰岛素。而说到胰岛素,就会想到人体的器官“胰岛”,仿佛2型糖尿病就是“胰岛”出了问题导致的。其实这样的想法并不全面。你知道吗?让血糖失控的幕后黑手远不止一个。2型糖尿病并不只是胰岛素一个器官出了问题,而是多个器官的系统性失调。
一、糖尿病,不单单只是胰岛出问题
2型糖尿病的确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,但不仅仅是胰岛素缺乏那么简单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2型糖尿病(T2DM)的发生,背后是多种生理机制或多或少出现问题导致,涉及全身多个器官1,其中包括:胰腺(α和β细胞),肝脏,肠道,脂肪组织,肌肉,大脑和肾脏。这些器官在血糖调节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。
这些器官出现问题,比如胰岛β细胞分泌受损、肌肉组织对葡萄糖摄取的减少、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增加、脂质代谢异常、肠促胰素发挥降糖作用的能力变差等1,都会导致人体血糖失调。
因此,当前的糖尿病的治疗早已不是补充胰岛素这么简单,而是要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身体情况,针对性地从相应环节入手,实现个性化的血糖管理。
二、GKA:一靶多点、协同控糖
展开剩余62%当下的降糖药物,根据其药物机制的不同,往往作用于人体不同的靶点,为内分泌医生提供多样化、个性化的治疗手段,比如:钠-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(SGLT2i)作用于肾脏;胰高糖素样肽-1(GLP-1)受体激动剂增强肠促胰素功能2。而以多格列艾汀为代表的葡萄糖激酶激活剂(GKA)的出现则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3。
GKA的作用对象是——葡萄糖激酶(GK),它广泛分布于人体多个器官,包括三大核心调糖器官:胰腺、肝脏和肠道。研究显示,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与肝细胞中GK表达量显著下降约40%,肝细胞中GK 活性下降50%。如果人体GK功能受损,便会出现血糖失稳态,进而导致糖尿病。
GKA药物(如多格列艾汀)通过作用于胰岛、肠道以及肝脏等多个器官中的GK靶点,在修复GK活性的同时稳定了GK活性构型,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下降的对于血糖变化的「感知」能力,调控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,启动肝糖原合成、抑制肝糖原分解,同时促进胰高糖素样肽-1(GLP-1)的分泌,有助于患者血糖、特别是餐后血糖的控制,减轻患者整体血糖波动水平,最终实现血糖控制达标。
也就是说,GKA不是单点控糖,而是激活多个器官中的GK活性,修复人体血糖稳态调控功能,实现协同控糖。
三、获益看得见
目前已获批上市的GKA药物多格列艾汀,其临床研究结果令人振奋:在患者服用多格列艾汀的46周期间,它降低了患者的整体血糖,且减少了血糖的异常波动5-6。研究数据显示,受试患者衡量血糖稳态的临床指标TIR(time in range,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)水平从治疗前的59.9%提升到了83.7%6。这意味着,一天中血糖处于安全范围的时间大大延长,血糖波动显著减少。
2型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关键在于及早干预、科学控糖、长期坚持。控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但每一个小改变,都是走向健康生活的一步。
*本文仅用于疾病教育,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炒股配资平台选,请谨遵医嘱用药。
发布于:广东省万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